在实施“岐黄工程”过程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落实落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的“加快推进活态传承,完善学术传承制度,加强名老中医学术经验、老药工传统技艺传承”要求,做好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传承工作。通过科学谋划、精准施策,以中医医疗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依托,建设了90个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100个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1836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51个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打造了一批具有示范作用、成效明显的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及人才培养平台。
部分省(区、市)借力“岐黄工程”,积极开辟中医药传承新路径。以江苏省为例,江苏省中医院将15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集中设置,成立名医馆、国医馆,不仅为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提供了便利条件,更成为了中医药学术新经验、新成果的孵化器。
此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充分发挥“岐黄工程”人选在重大项目攻关中的作用,支持其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重点建设专项,产生了一批阶段性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岐黄学者中3人入选两院院士、9名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成长为全国名中医、13名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成长为岐黄学者;80%的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已成长为科室主任或学科带头人,绝大部分骨干人才也已经成长为所在科室、单位的中坚力量。
我国以中医专业为主的乡村医生有9592人,中西医结合的乡村医生80230人。而“保基本、强基层”是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度关注基层人才培养,在“岐黄工程”实施过程中,一方面要求岐黄学者、全国中医优秀人才等高层次中医药人才承担相应的基层中医药工作人员带教帮扶任务,另一方面是将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纳入项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