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县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项目引领助推中医药事业发展

《新县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项目引领助推中医药事业发展

来源:河南省中医管理局 作者:王明杰吴向东刘锐 发布时间:2023-11-09 17:46:35

  《新县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项目引领助推中医药事业发展


  近日,记者从新县卫生健康委了解到,近年来,新县借助资源优势,秉承中医药事业“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这一发展主题,认真落实《新县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通过项目引领,促全县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满足老区群众对中医药服务需求。


  新县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省级项目资金和地方政府支持,不断健全县、乡、村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一是建强县级阵地。指导县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院新设中医科、小儿外治室、儿童康复科和中医妇科。谋划实施中医院新院区“购建贷”项目,顺利完成新县中医院新院区PPP(公私合营)项目回购,于今年4月正式启用运行,二期综合楼项目正在建设。


  与此同时,争取到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支持,目前已签订合作共建意向协议,拟以中医骨伤科建设为抓手,全面带动中医药各项业务快速提升。二是夯实乡级枢纽。自2018年以来,累计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县财政资金及社会捐赠资金382万元用于乡镇卫生中医设备购置和人才培养,截至目前,全县16所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实现全覆盖。


  筹资2600余万元,将169所标准化村卫生室产权收回公有,鼓励、支持村卫生室运用中医适宜技术、中医药为广大百姓提供服务。截至目前,全县已有262所村卫生室运用中医适宜技术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其中有159所卫生室可开展4种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方法治疗疾病,使用率达到60.7%。


  为进一步摸清县内民间中医药资源,持续挖掘、释放民间中医药服务潜能,2021年,新县卫生健康委启动了中医药资源普查工作,普查工作围绕民间中医从业人员数量及其结构状况、中医医疗技术、医疗器具、经验方、中药炮制、制剂方法等内容展开,累计挖掘民间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85人(其中65岁以上35人),具备单方验方治疗能力者56人,经验方72个,中医治疗技术11种。同时,为有效发挥民间中医潜能,拓展民间中医生存空间,新县卫生健康委积极引导、支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通过资格考试取得行医资格。


  新县卫生健康委根据中医药专业技术人才普遍匮乏的实际情况,坚持县外引进、县内培养相结合,持续通过“引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壮大人才队伍。


  一是多途径招聘。在事业单位招聘、校园招聘、“369人才工程”及特岗全科医师招聘中,优先向中医药专业技术人才倾斜,近3年累计引进中医药医学毕业生52名,特岗全科医师5名。


  二是多方式培养。借助新县与河南中医药大学的校地结对帮扶关系,争取学校党委将乡镇卫生院中医馆人员进修及中医事宜技术培训纳入校地帮扶工作计划,2018年以来,新县每年选派县直医疗机构骨干医师及乡镇卫生院中医馆人员到省中医院进修学习,截至目前,已派出骨干医师86人次,派出乡镇中医馆人员48名。同时,新县每年均邀请河南中医药大学专家、教授来新县举办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班,目前已积累举办8期,培训乡、村两级医务人员2600余人次。


  三是开展“非中医类别医师学习中医”培训(以下简称“西学中”培训)。积极争取省卫生健康委“西学中”培训试点项目,认真研究制订新县“西学中”培训实施方案,在全省率先开展“西学中”培训,聘请中医专家来新县授课。2021年~2022年已完成第一期“西学中”培训任务,培训总时长达560学时,共培训学员8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