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医院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让中医药融入医院临床诊疗全场景
落子高质量发展棋局,浙江省中医院坚持走中西医融合发展道路,实现“中医高水平,西医高质量”
打开浙江省杭州市地图,以浙江省中医院湖滨院区为原点画一个半径两公里的圆圈,多所知名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星罗棋布。从这样一个优质医疗圈里突围并站稳脚跟,浙江省中医院自有棋诀——融汇中西医学,贯通传统现代。
中医医院要不要发展临床医学?至今仍多有争论。但浙江省中医院用自身实践,趟出了一条省级中医医院中西医融合的路子。
“中西医融合的理念在浙江省中医院深入人心,内化为大家的自觉行动。”浙江省中医院院长高祥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浙江省中医院以学科集群化、专科优势化为发展模式,构建起高水平中西医结合优势明显的服务体系,不仅在中医领域做强做大,而且在西医方面做优做精,中西医“双向奔赴”打造中西医融合高地。数据显示,该院有六大学科在全国中医药系统排名中进入前十。
应用“两结合”,治疗“三明治”
“在我们医院各大外科、乳腺科、骨伤科等以西医为主的科室,有这样一个共识——不会开刀,收不了病人;不懂中医,留不住病人。”该院副院长钱宇是骨伤科的“一把刀”,也是中医药的忠实粉丝。
近年来,浙江省中医院以提升现代化外科综合能力为抓手,在外科系统各领域进行重点病种、重点技术的突破和提升。与此同时,还强化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让中医药融入医院临床诊疗全场景。
“比如我们开展脊柱手术,可以应用3D手术显微镜、神经监护仪、手术机器人等高端技术设备,水平比肩省内三甲综合医院。”钱宇说,“更重要的是,我们在西医治疗手段中融入了中医药,提高临床疗效,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发挥了1+1>2的效果。”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外科手术“三明治”疗法了。
所谓“三明治”疗法,是针对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疾病,术前术后都应用中医药。如术前采用中医药方法为患者调理身体、缓解焦虑情绪,对具备服汤药条件的患者使用大承气汤清理肠道;术后使用汤药或中医外治法,帮助患者促进肠道蠕动、改善睡眠、减轻疼痛等。
“比如对于腹部手术后胃肠道功能障碍的患者,我们会选择艾灸护理,取穴足阳明胃经上的合穴足三里、再取下合穴上巨虚、下巨虚等,能起到调胃补气、通腑降气的效果,帮助患者术后排气。”该院护理部陈晓洁护士长进一步介绍。
以该院乳腺科主任谢小红为例,临床医学出身的她同样被中医“圈粉”,采访中,专业的辨证思路、配伍方法信手拈来。在她看来,作为乳腺科医生,“一把刀”和“三根指”同样重要。
“乳腺科是最能凸显中医优势特色的学科之一。”谢小红表示。刚入院时,她也对中医持保留态度,直到在临床中见证了中医的疗效,她才心服口服。
谢小红介绍了两个代表性病种。一是针对哺乳期的急性乳腺炎,她们确定“不停止哺乳、不用抗生素、不手术治疗”的三不原则,使用中医的温阳通络疗法,保护年轻妈妈的哺乳功能。二是慢性乳腺炎,特别是浆细胞乳腺炎这一难治病,同样采用温阳通络的思路,配合艾灸、耳穴、中药塌渍、刮痧等外治疗法,以3~6个月为一疗程,95%以上的患者症状有明显改善,而且还能保护患者乳房的外形和功能。
“到现在,我们很多临床医学生进入医院,也经历了和我一样的心路历程——质疑中医、理解中医、爱上中医。”谢小红笑着说。
高祥福介绍,为强化中医特色,医院在重症医学科等一些西医力量为主的学科领域,组建中西医结合查房专家团队,大力推进由名老中医药专家领衔的中西医结合的团队进行查房,采取多种综合方法解决疑难问题。通过中西医并用、并重,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疑难危重症救治中的协同作用,这也让医务人员切实体验到了中西医协同对患者的帮助,有力地提高了医院危重症诊疗能力。